启航2023——踏上新征程,著名艺术家何青溪给您拜年啦!
一元复始,万象更新;在这辞旧迎新、万家团圆的美好时刻,著名艺术家何青溪:向全国人民拜年,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文艺发展的各界人士,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!
过去的一年,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的目标,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征程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全国各族人民阔步向前,伟大祖国蒸蒸日上、文艺事业表现出积极向上、创新发展、全面繁荣的兴盛景象。在感恩伟大时代的同时,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情怀、画笔来讴歌时代、表现人民,倾心注情,奉献出有情怀、有思想、有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。
新的一年,新的起点,让我们携起手来,开拓新的境界,勇攀艺术高峰,为繁荣发展文艺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。
兔年新春即将到来,何青溪在此衷心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、国泰民安!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祝福,恭祝大家阖家安康、万事顺心、美满幸福。
何青溪(何青希),逸笔堂主,字青溪,青熙;号洪山人,现为平度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,1971年出生,大学本科毕业,1993年从事美术教学至今。1989年获全国首届“黄河杯”硬笔书赛优秀奖,并制碑版,刊于有圜碑林;
1991年3月获“新秀杯”全国书赛新秀奖,并刊出版;
1993年1月获“红军杯”全国书赛二等奖,作品在红七军起义的广西白色地区展出,并送红军纪念馆收藏;
1995年六月获“洗笔泉杯”全国书赛三等奖,作品入编《今古墨缘书画撷英》,由广州人民出版社出版;
1997年获中国工会成立70周年全国书赛二等奖,作品入编《跨世纪书画艺术界人才》一书,由海南出版社出版;
1997年迎香港回归书画展获平度市二等奖;
2000年由平度市文联组织的书画展中获优秀奖;
2002年获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全国教师书画大赛三等奖;
2002年由共青团平度市委组织的平度市书画大赛获优秀奖;2003年纪念中日建交30周年书画展中,书法入编《新世纪硬笔书法大观》;
2007年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获平度市少儿书画大赛优秀组织奖;
2010年在平度市共青团市委、市文联组织的书画比赛中获优秀奖;
2011年7月获“羲之杯”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三等奖;
2011年由平度市文联组织的迎春展中获天柱风韵奖;
2012年获平度“华森杯”书画展三等奖;
2013年10月“廉洁平度建设”书画摄影作品中获优秀奖,
2013年11月“廉洁青岛建设”书画摄影作品展中获三等奖;
2013年12月在平度市迎春展中获天柱风韵奖;
2014年在浙江获首届全国教师书画现场比赛二等奖,并刊出版;
2014年12月《半岛都市报》做过书画专题报道;
2015年获平度市工会组织的书画展三等奖,“华森杯”书画展二等奖;
2015年获平度市教育系统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书画摄影展三等奖;
2018年在珠海获第五届全国教师现场书法创评三等奖;
自2013年以来,多次参加各级美协组织的外出写生;
2019年被河南省十万文化艺术传媒、万立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评为“德艺双馨”艺术家;在青岛市中小学艺术节中获个人二等奖两次,组织奖一次;在平度市文联、平度市美协组织的活动中多次获奖,《半岛都市报》《今日平度》等多家媒体做过书画专题报道。
何青溪国画作品入编《今日平度》副刊
中国书画文脉传承 ,历经千载而生生不息,异彩纷呈。文心寸缕中,打破时间,空间观念,形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。当代著名画家何青溪先生,正是以绘画的精神性为探索方向,立足传统,师古求新,逐渐形成笔墨淡远疏朗,格调简净明快,诗情画意并茂,意境玄妙悠远的作品风貌,受到业内专家的认可与收藏界的青睐。
梅、兰、竹、菊,被历代的文人雅士称为花中“四君子”,占尽春夏秋冬。春之兰,夏之竹,秋之菊,冬之梅。千百年来,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,一直是古今文人墨客所钟爱,是诗画中最常见的题材。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象征,代表着淡泊、清逸、高洁、气节四种品格。梅高洁傲岸,兰优雅空灵,竹虚心有节,菊冷艳清贞。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,清华其外,淡泊其中,不作媚世之态。自古以来,梅、兰、竹、菊象征着中国人的气节。
梅高洁傲岸。“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遥知不是露,唯有暗香来。”这是王安石对梅花的情有独钟。那白梅如雪、红梅如霞、绿梅如翠,无不清雅秀丽,妩媚动人。疏影潇洒,冷香四溢,煞是清雅高洁,让人有脱俗之叹。梅不与百花争艳;你俏而不争,嫣儿不妖,脱俗典雅,为世人尊崇。梅花所表现的正是诗人共有的一种品质,因而诗人倍加珍爱。在雪花飞舞时赏梅,更是别有一番心境。当雪花沁透着绿意,朔风漫卷大地,在白雪皑皑中傲立枝头,向世人宣布:春天到了。
梅花傲美真是美妙至极,做人应有与梅花一样的高贵品质和困难面前不悲不亢的心致。
兰幽雅空灵。“兰生幽谷,无人自芳。”领略兰之幽香,自然是沁人心脾的。观看何青溪老师的兰似透着阵阵幽香,那香不浓,芬芳清醇,一缕清香袭来,是那么地淡雅宜人,让人顿悟兰之香何以倾倒古今文人。那兰花株形不骄不纵,其香气却是那样的清新淡雅幽香,着实让人沉醉。幽香怡如心静悠然。
竹虚心有节。竹,挺拔劲节,清翠欲滴,婆娑可爱,既有梅凌寒傲雪的铁骨,又有兰翠色长存的高洁,并以它那“劲节”、“虚空”、“萧疏”的个性,代表不屈的气节、谦逊的胸怀以及超群的脱俗,使诗人在其中充分玩味自己的君子之风。我想做人也应该亦如此吧,生命中要有竹的挺拔和顽强。我敬仰竹子那清秀、挺拔的品质。
菊,它优美多姿,冷艳清贞,不畏寒风,不畏严霜,淡泊清华,悠然自得,浑朴自然,在寒风中昂头歌唱,在寒霜中孤傲娇艳。菊花不以娇艳姿色取媚,却以素雅坚贞取胜,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,唯有它悄然于田野村舍、木栅竹篱、数影墙旁霜中争艳。在凛冽的秋风中婷婷玉立,表现出“我花开后百花争”的风格,品读着恬淡脱俗。菊的清秀神韵,凌霜盛开的傲骨。人也应该有菊一样的淡定坚毅的品格,坦然面对我们的生活。用一颗博爱之心去享受生活,创造生活。
何青庆老师的梅兰竹菊不仅好看,更是描绘出它的品格,充分发挥笔墨情趣,又便于文人们借物寓意,抒发情感,因此,描写“四君子”之风至今不衰。
梅、兰、竹、菊四君子,不但具有高洁傲岸,幽雅空灵的高尚品质,而且具有虚怀若谷,冷艳清贞的人格魅力,成为历代高洁之士不懈追求的精神源泉。
孔子有曰:“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”,山水之美与人心之美互通交融,心中情致、世间风雅,莫不盛集于山水之中。中国山水画寄托对天、地、人的认识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,追求至静至远,调和天人。古以“澄怀观道,卧以游之”,借景抒情、托物言志,蕴含着很高的东方哲学与美学理念;当代的山水画从文人雅士自娱的小天地,迈向讴歌新时代、新气象,反映现实生活的大境界。当今中国画坛在兼容并包的美术生态下,山水画创作的空间进一步拓展,观念、表达等愈发多元,山水画画坛呈现出缤纷多彩的面貌,名家辈出。
如果说从视觉上来看何青溪山水画已让人们如梦似幻沉醉不已,那左上右下山石的白色,纯净中带些乳晕的色系,则让人们冷静下来,俊爽淋漓。山石凛挺,凌势而起,性灵韶秀,银钩铁线,勾出山石轮廓,皴法老道,气厚苍实,神和乃润,不丰而腴,不刻而峻。这山与花的对舞,制造出了平衡之美,结构之美、和谐之美。
在绘画作品中,如果说轮廓是性格,那么色彩即容颜。中国画尤其讲究“意境”和自然矛盾的生成解决,即作品所体现的境界、思想、情感。意境的构成,是画家面对自然景物生情于景到寓情于景的过程,画景是为了抒情,用笔是为了达意。如何青溪先生山水画体现的就是一个画家唯美浪漫的人文情怀,而白色的运用,则是纯净简白的内心世界的彰显,正因为如此,才能使作品具有感染力和美感。西画的色彩,中国画的墨韵,构图构成的秩序,视角的高远平远,画面的疏蜜虚实,都运用的合理妥贴。
吴带当风,米氏山水,白石写意,大千泼彩,宾虹焦墨,这些画坛传奇,清史留册的大师们,无不是因为开创了一种新的技法画风,填补了美术史上的空白而清史留名,而就何青溪先生新作的匠心独到精妙绝伦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而言,同样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具有开拓性的一笔,独领风骚。在历史的天空上,他和那些作品具有领先性、开创性、科学性的画家,或是开创出新画法,填补美术史上的空白,或是发明研制出新材料,新工艺,新作品,给人类的身心带来健康美好的艺术家们一样,熠熠闪耀,濯濯生辉,理当成为名副其实受人尊崇爱戴的艺术大师!